<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365bet足球比分_mobile365体育投注备用_注册送365体育平台委宣传部 365bet足球比分_mobile365体育投注备用_注册送365体育平台文明办 主办
         
         
        如皋首页  文明动态
        道德教育  爱心城市
        文明创建  志愿服务  未成年人
        主题活动  365bet足球比分  雉水评论
        图说文明  走进如皋
        公告公示  文件资料
        首页->爱心城市->爱心大使
        365bet足球比分_mobile365体育投注备用_注册送365体育平台第八届爱心大使事迹简介
        发表时间:2016-04-01   来源:   责任编辑:王 磊 [打印] [关闭]

         

        心系群众的好片儿警 

          最美面孔  李百战,市公安局如城中心派出所副所长。

          最美故事  2015年5月24日晚上9时,正在值班的李百战接到电话,如皋水绘园大桥附近有人跳河。虽然此处并不在他的辖区,但人命关天,李百战没有半点迟疑,依靠一只手电在漆黑的夜里搜寻了大约100米,李百战终于凭借堤岸上的一滩水迹判断出落水者的大概位置。由于事发河段属三级航道,经过驳坡,水面以上的堤岸就有3米多高,而且是直上直下的,救人心切的李百战第一脚便踩空了,好在下水前他在腰间系了一根绳子,才幸免遭遇不幸。经过近5分钟的搜寻,李百战终于找到落水者,将他拉回岸边,此时45岁的李百战已是筋疲力尽。

          这仅是李百战诸多事迹中的一项。从警20年,他心系群众,扎根社区,把“当一方警察,保一方平安”的铮铮誓言写在辖区群众的微笑里,先后下水救人23次,巡查骑坏自行车12辆。同时李百战还以“如皋片儿警”的网名,先后建立了自己的QQ空间、博客、微博、微信,并在这些平台上发布寻人寻亲启事,帮助137名患有痴呆症的老人、走失的儿童、失散多年的亲人找到回家的路。20年来,李百战先后获评“江苏最美警察”提名奖、全省公调对接工作先进个人、全省社区民警标兵、南通十大爱民警察,荣立个人二等功2次、三等功5次。

          最美心语  我希望退休的那一天,大家能够说,这个警察他实实在在地帮老百姓做了一点实际的小事,这样就足够了。

          最美期待  初心不改,前行不止;警路漫漫,“百战”不殆。李百战觉得,有时候平凡挺好,只要能被群众需要就是一种最大的幸福。□记者吴环宇

         

        敬老院里的义务理发员 

          最美面孔  马兴平,搬经镇加马社区居民。

          最美故事  家住搬经镇加马社区14组的马兴平今年56岁,他经营着一家理发店,多年来,只要四乡八邻有老年人和病人不方便到店里理发,他就免费上门服务。2012 年,热心公益的马兴平主动对接搬经镇敬老院,每个月免费为敬老院里的老人理发,这样的善举,他一坚持就是3年多。

          “我的手艺就是理发,我就想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为乡亲们做一点实实在在的事情。”马兴平说,他从事理发行业30多年,经常看到一些年纪大的老人独自过来理发,考虑到有的老人实在行动不便,于是决定为这样的老人免费上门服务。而敬老院里的老人,尤其需要这样的服务,所以马兴平也将自己的公益之路延伸到敬老院内。

          2013年乡镇合并,搬经镇敬老院搬到了原常青镇,路途远了,敬老院的老人也增至70多人。一个人忙不过来,马兴平就带上妻子一起去,妻子负责打下手帮老人洗头,他则专心理发。除了理发,马兴平还为老人刮脸、掏耳朵。渐渐地,他和老人们熟悉起来,老人们也习惯了他的手艺,亲切地称呼他“小马师傅”。

          “小马真是个好人,我们都非常感谢他。”采访中,搬经镇敬老院里的老人提到马兴平,纷纷竖起大拇指。老人们说,马兴平不光是理发手艺好,而且十分健谈,每次他到敬老院,都能够把大家逗乐了,真是身心愉悦的享受。

          最美心语  为敬老院里的老人理发惯了,总感觉他们就是我的亲人。

          最美期待  虽然马兴平经营的只是一家小小的理发店,他也没有强大的社会影响力,但这并不妨碍他从事公益事业,因为他有一颗投身公益的心。他的公益载体,就是手中的一把剪刀,传递的却是小而不“微”的公益力量。这个世界的改变不是靠少数人做了很多,而是每个人都做了一点点,期待每个人都饱含一颗投身公益的心,从而推动平民公益事业的发展。□记者王俊

         

        践行雷锋精神的退伍军人 

          最美面孔  王建平,市民政局工作人员,市学雷锋义工站站长。

          最美故事  2005年7月,作为共和国的一名军人,王建平告别家人,以过硬的军事素质、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和专业素养,接受祖国挑选,成为一名光荣的维和军人。

          在利比里亚执勤闲暇,王建平经常和队友把自己的面包、糖果分给营地周边的利比里亚儿童,还不忘教给他们一些文化知识,传递中国人民的友谊。

          2008年12月,王建平光荣退伍,成为我市民政局的一名民政工作者。在市民政局社会事务科,王建平与困难老年人、有劳动能力残疾人、孤儿等特殊群体结下了不解之缘,全市各镇区哪里有残疾人,王建平心中都有一本细账。工作之余,他还组织开展各种爱心活动,并于2015年初,注册成立了市学雷锋义工站,为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开展各项关爱活动。目前,该站登记义工已达300多人,遍布如皋各个乡镇,他们来自各行各业,有公务员、教师、律师、企事业单位职工和私营业主等,志愿者们利用休息日、节假日、业余时间做一些公益志愿服务理念的宣传,开展一些公益性、群众性的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

          最美心语  我相信只要有爱就有希望,就能让更多的人得到帮助。如今,学雷锋义工站的义工人数逐渐增多,有困难找义工,有时间做义工,这就是我的梦想。

          最美期待  王建平和他的学雷锋义工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志愿服务精神,我们衷心希望这种爱心行为能够不断地延续下去,也期盼更多的爱心公益志愿者加入到公益活动中,为和谐如皋建设添砖加瓦。□记者顾洪基

         

        助力老年人艺术生活的民乐教师 

          最美面孔  陈曈,丁堰镇茄儿园社区居民、南通市崇川区文化馆艺术团辅导老师。

          最美故事  每逢周一晚上,只要不是恶劣天气,在南通工作的陈曈就会驾车回到老家丁堰镇茄儿园社区。社区便民服务中心二楼有一所居民学校,陈曈开办的中老年葫芦丝培训班就设在这里。4年来,陈曈免费教一群上了年纪的大叔大妈吹奏葫芦丝,授课时间就定在每周一晚。

          陈曈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目前在南通市崇川区文化馆担任器乐辅导老师。2011年12月的一天,陈曈回丁堰老家,无意中看见一些老人正在自学葫芦丝,就去指导了一下,没想到,那些自娱自乐的老人突然“来劲儿”了,围住陈曈反复请教。老人们充满期待的眼神让陈曈心头一热:干脆办一个“学院派”培训班,免费教这群上了年纪的大叔大妈吹奏葫芦丝。

          2011年12月28日,陈曈开办的中老年葫芦丝培训班正式对外纳徒授艺,他还为自己拟了一条“广告语”:只要想学葫芦丝,一律零门槛零收费。虽是免费带徒,但陈曈授艺从不因此“打折扣”,4年来,他免费教授的学员已有40余人,其中有11人已获得由中国音乐学院考级委员会颁发的社会艺术水平六级证书。

          2013年7月,陈曈曾带领茄儿园金葫芦乐队的大叔大妈们大显身手,凭借一曲《美丽的金孔雀》荣获全国艺术风采电视大赛江苏赛区葫芦丝齐奏中老年组一等奖;2014年4月,在我市举办的老干部才艺大赛中这个团队又荣获二等奖;2015年6月,该团参加南通市“国乐飘香民族器乐”大赛,获中老年葫芦丝组合三等奖。

          最美心语  我乐意凭借自己的一技之长,给大叔大妈们带来欢乐。

          最美期待  希望葫芦丝作为一种社会文化,传播和推广出去,让更多人聆听到葫芦丝“轻、飘、柔”的天籁之音。□记者王俊

         

        关爱空巢老人的城管暖男 

          最美面孔  纪勇波,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大队队员。

          最美故事  “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大队有一名队员叫纪勇波,他在履行城市管理工作者应尽职责的同时,不忘奉献自己的爱心,空巢老人需要精神上的抚慰,他总能第一时间为老人送去关怀,陪伴老人一起欢笑……”前不久,在市城管局举办的“道德讲堂”活动上,城管队员纪勇波的一段感人故事打动了众人心。

          故事要从2012年开始说起。那年7月的一天,家住如城街道申港豪园的张庆苏老人通过市长热线反映他所住的楼房顶层外墙面时有大大小小的砖块坠落,影响安全。在接到市长热线交办单后,纪勇波立即联系高空作业专业人员赶往申港豪园进行处理,消除了小区居民的安全隐患。

          这件事本是他城管工作中一件再正常不过的小事,但出乎意料的是,张老仍隔三差五给他打来电话。交谈中,他了解到张老是退休教师,由于子女都在外地工作,这让老人的晚年生活很寂寞。“我很愿意成为老人倾诉的对象。”明白了老人的心意后,纪勇波便常常来到张老家中,陪老人聊天、看报。久而久之,他和张老成了无话不说的“忘年交”。

          “对于空巢老人来说,他们需要的并不是物质上的满足,而是精神的慰藉,陪老人逛逛菜市场,听老人讲讲自己的经历,或者为老人过一个生日,都会让老人感受到温暖。”纪勇波觉得,空巢老人的问题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他作为社会中的一员,应该用实际行动为老人献上一份爱心。

          最美心语  空巢老人需要一个聊天的伴儿,我愿意成为老人倾诉的对象。

          最美期待  平凡故事的背后,饱含着一名城管队员对空巢老人的关爱、对工作的责任、对奉献的坚持。再平凡的小事,只要能坚持做下去,就能成为一种榜样和一种力量,期待这样的正能量能够激励全体城管人更加积极地投身到城市管理工作中,为构建和谐社会添砖加瓦。□记者王俊 通讯员孙夏兵 吴昊

         

        爱润寒门学子的好老师 

          最美面孔  陆建进,市薛窑中学教师。

          最美故事  中等身材,微微有点发胖,脸上挂着和蔼可亲的微笑,这是陆建进老师给记者的第一印象。在他身上没有所谓的轰轰烈烈,有的只是对教育的专注,对学生的关爱。

          自2002年担任班主任工作以来,陆建进一直认为,教师一定要关注学生成长、学习的每个细节,在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中,关爱是每个教师必备的教育素养之一。“每个孩子都是一朵花,只要用心浇灌,定会绽放,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学生。”陆建进告诉记者,这是他的教育理念,他信奉一句话:“爱,不会徒劳。”

          2007年,陆建进担任学校团委书记后,积极联系社会爱心人士结对帮扶学校贫困学生。在他的努力下,上海爱心人士一次性捐款74000元,用于资助困境学子。2013年,陆建进牵头成立薛窑中学爱心基金会,募集爱心资金帮助贫困学生,目前已成功帮助149名学生。随后,他又带头组建了校园爱心超市,动员全校师生和社会各界的爱心人士伸出援助之手,共收到捐赠服装2000多件。同时,爱心超市设立了学习资料库,收集整理历届高三学生的优秀笔记、错题集和老师捐赠的优秀教学笔记、书籍。如今,这些资料在学校内资源共享,成为薛窑中学学生学习进步的宝贵财富。

          最美心语  你付出真心,真心对待学生,学生是能感受得到的,而且也会反馈给老师同样的爱,从心底里喜欢老师,亲近老师。

          最美期待  学生的一言一行需要老师的精心呵护,除了拥有渊博的学识和高尚的德行,老师更要用爱心、关心、信心、细心和恒心去激励学生、感染学生,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赢得学生的尊敬与爱戴。□记者徐雅珺

         

        精心照顾瘫痪父母的好女儿 

          最美面孔  陈璠,中国银行如皋支行综合柜员。

          最美故事  23岁之前的陈璠是快乐的,有着爱护她且身体健康的父母。然而,生活却跟这个幸福的家庭开了个玩笑,2007年12月14日,陈璠的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父亲突发脑溢血,虽然做手术挽回了生命,但今后可能变成植物人或者终身瘫痪,生活不能自理。

          那段时间里,陈璠白天上班,晚上在医院陪护。由于父亲常年卧床导致肌肉萎缩,疼痛难忍,陈璠每隔一小时就要给他翻身推拿,自父亲住院起她从未睡过一个整夜觉。如果碰上休息日,她就跟着护士长学习给植物人刷牙洗头换衣、如何搭配营养和喂食、以及怎样人工处理大小便等各种护理技巧。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照顾,陈璠的父亲终于苏醒了,但也只是维持现在的状况,不可能再恢复成一个健康的人。对此,陈璠并不在意,在她的心里只要父亲活着比什么都重要。

          屋漏偏逢连夜雨,一年后的一天,陈璠的母亲因积劳成疾,也突发脑溢血病倒了。面对这一切,陈璠不得不学会独自承担所有的事情。每天早上6点去菜市场买菜,给父母准备好早饭;中午休息时,买些水果喂给父亲吃,陪母亲做康复锻炼;晚上下班后,为父母做半小时按摩,每当父母因病情痛到无法忍受时,陈璠总会抱着他们说:“再忍忍,只有活着才能看到你们的宝贝女儿。”

          如今,为了方便带父母出门散步,陈璠一家人住到了车库,虽然生活有些艰难,但全家人觉得在一起很幸福。

          最美心语  作为子女,就应该倾尽所有力量去照顾父母,为父母做这些也许很苦很累,却心甘情愿,看着父母的笑容,一切都值得。

          最美期待  百善孝为先,从陈璠的身上,我们读懂了孝的含义。为人子女,就当毫不犹豫地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孝敬父母,父母的笑容是全家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记者徐雅珺

         

        大山深处播撒希望的支教青年 

          最美面孔  佘一奇,苏州大学如皋籍学生

          最美故事  佘一奇,如城街道沿河村人,苏州大学电器工程自动化专业学生。2014年暑假,他报名前往陕西省蓝田县九间房镇张家坪村,开始了为期一年的支教生活。“大山和山里的人教会了我很多。”回想自己的支教经历,佘一奇感慨万分。

          佘一奇支教的小学建在群山之间,闭塞的环境使孩子们对外面的世界了解很少,而且学校的师资力量较为薄弱,导致平时教学中课程设置十分单一,孩子们实在无法汲取更多的课外知识。“其实孩子们有着积极的心态,他们缺少的只是走出大山的平台。”佘一奇说,在大山深处,他能够感受到孩子们有一颗颗为梦想跳动的心。

          在熟悉和适应环境之后,佘一奇根据孩子们的特点,精心设计开展了安全教育、科普知识、励志教育、感恩教育等课程,协助学校举办乒乓球比赛、拔河比赛,和老师们一起举办“多功能厅影视教育主题活动”,帮助孩子们开拓眼界、增长见识。

          不论是备课教书,还是每周一次的家访,佘一奇都认真完成。尽管山路崎岖,他也一直坚持着,怀着最初的希冀。2015年6月,佘一奇最后一次家访,和他一起的还有家乡沿河村的志愿者,他们带着物资为当地贫困家庭的儿童送去关爱与温暖。“回想一路走来,一张张照片和微信日记,见证着时间一点一滴走过。”佘一奇说,支教的一年时间里,他体验了不曾吃过的苦、遭过的罪,不只是为了社会实践,而是希望用自己的经历与知识,为大山深处的孩子们带去正能量,让他们有更多的勇气面对生活。

          离别的时刻,山里的孩子们送了一程又一程,面对孩子们的不舍,佘一奇许下诺言,还会再次前往支教。

          最美心语  愿用自己的青春,在大山深处播撒希望。

          最美期待  佘一奇只是一名普通的大学生,而在他内心却怀着满腔热情,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给大山深处的孩子们带来改变。尽管改变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只要有更多人愿意加入支教队伍,改变就会发生。□记者王俊

         

        二十年如一日诠释孝义的好儿媳 

          最美面孔  刘金美,城北街道平园池村村民。

          最美故事  1995年,刘金美的丈夫因车祸不幸去世,将3个孩子和80岁的老父亲撇给了她。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刘金美没有被击垮,独自一人承担起了家庭的重担,还时常安慰公公:“别难过,你的儿子不在了,以后,我就是你的女儿。”

          除了干好家里的农活儿,刘金美每天还要到十多里外的建筑工地打零工赚钱贴补家用,可无论自己多么辛苦,她都始终坚持照顾好年迈的公公。老人渐渐年纪大了,牙口不好,消化能力也变弱,为此刘金美总是将饭做得软和些,菜也力求切得精细,三餐都是尽力变着花样做,既能保证营养,又容易吸收。她还把老人日常生活的喜好一一记在心里,床头不间断地放着老人爱吃的水果和零食,空闲了就陪老人晒太阳、散散步。

          细微之处见真情。20年过去了,刘金美用一件件琐碎的小事,堆起了一个大大的“孝”字,以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诺言,感动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如今,刘金美的公公已是百岁高龄的老人,心中的丧子之痛也早已放下,他逢人便夸:“我这是修了几辈子的福气,才有了这么个好儿媳,这孩子可比亲闺女还要亲啊!”

          最美心语  这是身为儿媳妇理应做的事情,我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只要老人健康,家庭和睦,我受再多苦和累都是值得的。

          最美期待  20个春秋,刘金美用耐心、细心、贴心、尽心的侍奉,将这份孝心演绎得更加厚重。尊老、爱老、敬老,以老人的快乐为己任,期待这样的正能量能够激励更多的人加入其中,愿每一位老人都健康、快乐。□记者徐雅珺

         

        勇救落水乡邻的“90后”小伙 

          最美面孔  袁彬彬,如皋石庄镇居民。

          最美故事  今年1月30日,在石庄镇高井桥附近,一名妇女连人带车掉入中心港河中,与其同行的两人立即在河边呼救,家住附近正在睡觉的23岁小伙儿袁彬彬听到呼救声后迅速起床循声而去,将落水妇女救起。

          当日凌晨3时许,家住石庄镇草张村的薛英与同村的吴永凤等3名妇女一起骑自行车到高井桥东附近加工馒头。由于天还没有亮,薛英一边与同伴聊天,一边摸索着前行。行至高井桥附近时,薛英不慎连人带车掉入中心港河中。与其同行的两人本想到河边将薛英拉上来,却无奈什么也看不见,只能对着河附近的居民呼救。

          袁彬彬当时正在睡觉,听到有人呼救后,快速掀起被子并循声赶至落水点。

          落水现场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见,而落到水里的人除了发出一声叹息后便没有任何声响。担心时间长了落水人会有什么不测,只穿了一件睡衣的袁彬彬在岸边妇女的指引下,毫不犹豫地从薛英落水区域下水,在黑暗中朝着河中央的方向一边蹚一边摸索,在前进3、4米后成功揪住薛英的衣服,将她拖至河边。

          “当时抓住她时,她已经完全发不出声音,整个人已经在河里被冻麻木了。” 袁彬彬说。后来他的父亲也赶到现场,合力将薛英拉上岸,并将她搀扶上电动车,让同行的妇女将其送回家。

          最美心语  尽自己的力所能及帮助最需要的人,把爱传出去,只要大家互相帮助,社会就会更加和谐。

          最美期待  落水者获救了,浑身湿透的袁彬彬虽然感觉寒冷但心里火热火热的,因为自己挽救了一条生命,同时他英勇救人的事迹也让人们感受到了社会的正能量,激励着更多的人向他学习,向他看齐。□记者吴环宇

         

        身残情深的“老师妈妈” 

          最美面孔  郝霞,365bet足球比分_mobile365体育投注备用_注册送365体育平台吴窑镇中心幼儿园副园长。

          最美故事  在郝霞的身上烙着三股明显的印记:一股犟劲儿、一股韧劲儿、一股拼劲儿。

          郝霞自幼患有小儿麻痹症,左腿残疾,靠着一股“犟劲”一路走来。工作期间,她从楼梯上摔过,从凳子上跌过,严重时摔到骨折。然而,哪怕是躺在病床上,她也不忘每天打电话给同班老师,关心班上孩子的情况。郝霞身上有一股“韧劲”,对待留守儿童、特殊儿童,她不厌其烦,孩子们总亲切地喊她“老师妈妈”。郝霞说,对于特殊的孩子,我们唯一的好方法就是耐心。我们要用“百折不挠”的“韧劲”,真诚对待他们,直到金石为开。

          郝霞的身上还有一股“拼劲”,两次代表如皋参加南通市幼儿园教师教学比赛均获一等奖。她身上积聚的三股劲儿让人感动、令人钦佩,她的先进事迹被南通教育网等多家媒体报道,先后获得第六届“感动南通·教育人物”提名奖、“南通市优秀教育工作者”、“365bet足球比分_mobile365体育投注备用_注册送365体育平台优秀教育工作”、365bet足球比分_mobile365体育投注备用_注册送365体育平台“三八红旗手”等。

          在一声声“老师妈妈”中,郝霞赢得了孩子们的爱,赢得了家长们的信任;在一声声“老师妈妈”中,郝霞也在不断追寻着教育的真谛,追寻着生命的价值。

          最美心语  做幼儿教师的这20年里,我深切地感受到了爱的力量。这是一种发自灵魂的芬芳,是一种深入骨髓的甜蜜。我和所有平凡的幼儿教师一样,用心实践着爱的教育,学习着爱的方式。

          最美期待  在郝霞心目中,每天,享受着孩子们脱口而出的“老师妈妈”,内心充溢着幸福,同时一种无形力量会涌上心头,郝霞坚信自己一定会带着这种爱的力量,一路追梦,一路幸福前行!□记者顾洪基

         

        传承爱国情怀的不老松 

          最美面孔  陈强,如城街道十里社区居民。

          最美故事  “十里社区关工委德育教育基地”、“十里社区村民休闲活动室”,在陈强的家门口,挂着两幅这样的牌匾。身为老党员,今年86岁的陈强把关心下一代,教育培养下一代的爱国情怀作为自己应尽的义务。

          2015年暑假,一群孩子在社区校外教育辅导站的组织下,来到陈强爷爷是家中,听老爷爷讲抗战故事,和老爷爷一起升国旗。“1938年7月18 日,日本鬼子一大早下乡烧杀掠夺,一路杀了108人,最小的只有4岁……”陈强用他充满深情的声音向孩子们讲述了抗日战争期间,发生在如皋大地上的真人真事。10年来,陈强始终坚持在自家小院中升国旗,组织未成年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还利用每年寒暑假、节假日组织孩子在此活动,同时陈强还担任校外教育辅导站辅导员,在自家小院里给孩子们讲党史、讲祖国发展、讲遵纪守法、讲抗战故事。

          也正因如此,2007年,如城街道关工委将陈强的小院定为德育教育基地。2014年,在陈家小院拍摄的以陈强为原型的《国旗永远在心中》微型剧,在南通市文明办、南通市关工委开展的“知礼仪、讲文明、展风采”微型剧评选中获特等奖。

          最美心语  幸福生活是先辈们艰苦奋斗得来的,我希望以这种方式让爱国情怀走进孩子们的心里,让爱国的种子在他们心中悄悄萌芽。

          最美期待  热爱祖国,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陈强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爱国情怀,同时也激励着更多的人感念过去,感恩现在,播撒浓浓的爱国情怀,传承赤诚的爱国精神。□记者吴环宇

         

        少数民族妇女致富的“领头羊” 

          最美面孔  田茂娥,白蒲镇杨家园村的土家族妇女,2005年创办了苏田劳保用品厂。

          最美故事  一脸笑容、热情大方是田茂娥留给所有人的第一印象,然而,这灿烂笑容的背后却隐藏着常人所不知道的艰辛与不易。

          1990年的春天,土家族姑娘田茂娥怀揣着让家人过上好日子的理想,从千里之外的贵州遵义来到了江苏如皋,与白蒲镇的建筑工人于建军结为连理。本以为过上好日子的田茂娥,却接二连三地遭遇了家庭的变故。面对一连串的打击,田茂娥并没有气馁,还倒过来安慰丈夫:“我们都有手艺,虽然我是外来妹,只要我们吃苦耐劳,一切都有可能。”她斩钉截铁的话语也让于建军重新燃起了希望。

          在众亲人、老乡的资助下,2005年,田茂娥凭着自己过人的胆识和气魄,大胆尝试,创办了苏田劳保用品厂。从筹集资金、学习技术,到寻找客户、接收订单,每一个环节田茂娥都倾注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而且每一笔账都记得清清楚楚,从不虚报、谎报,哪怕一块布料也不会漏。

          在经历了一番摸爬滚打后,田茂娥和她的苏田劳保用品厂名声远扬,各地的订单络绎不绝,效益也越来越好。致富之后的她并没有忘记回馈当初帮助自己的姐妹老乡,主动帮助50多名少数民族妇女脱贫致富,她的苏田劳保用品厂更是成为了当地少数民族妇女脱贫致富的基地,白蒲镇少数民族姐妹一致称她为劳动致富的“领头羊”。

          最美心语  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每个人所拥有的都必须靠自己的努力创造出来,只有勤奋不息的人才会收获成功的喜悦。

          最美期待  爱心,是一种有温度的文化。我们衷心希望像田茂娥这样的爱心企业家能够越来越多,让更多身处困境的人得到帮助。□记者徐雅珺

         

        义务宣传推介家乡的摄影达人 

          最美面孔  王海松,如城街道许庄社区居民,自由摄影师。

          最美故事  视摄影为生命,10多年来,王海松几乎走遍如皋大街小巷,记录宣传家乡的风光美景、人文纪实。

          王海松说,摄影既是门技术活儿,又需要用心去思考,用情去感悟。要想拍一个人文类或是风景很唯美的画面,首先你的内心必须温暖,如果你的内心不温暖,那你发现不了温暖的东西。

          带着一颗炽热的心,在拍摄过程中,王海松更多地把镜头对准了那些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他经常免费为环卫工人、一线职工、市社会福利院孤寡老人和遗弃儿童拍摄照片并精心挑选赠送。2014年,王海松参加如城街道金婚夫妇的拍摄活动,为2000多对金婚夫妇留下宝贵的金婚纪念照。2015年,王海松为福利院的患病孤儿鹏鹏拍摄一组纪实摄影《小鹏鹏,阳光下的你要快快长大》,引起无数人关注。如皋发布、如城发布、如皋城管局、如皋旅游局等组织的一些宣传活动,他均欣然前往,为活动留下很多高质量的影像资料,并且坚决不收取任何报酬。他还曾3次赴河南贫困乡村为留守老人和儿童免费拍摄并赠送照片。

          多年来,王海松用镜头记录如皋,用爱心感动皋城,他拍摄的一些以如皋为主题的作品在各类比赛中多次获奖,为宣传家乡、推介如皋不遗余力。

          最美心语  作为一名摄影师,我对这座城市的感情越来越深厚,我要在有生之年,用镜头去记录下小城更多的温暖。

          最美期待  从拍摄第一张照片起,王海松就对自己说:“家乡如皋,我要用镜头记录你的光辉岁月。”有“风景”的地方就会有王海松,有王海松的地方就会有影像故事。他鲜活的光影就是一份日志,他专注的背影就是一道风景。□记者顾洪基

         

        发挥余热的七旬义工 

          最美面孔  顾忠明,如城街道健康西村居民。

          最美故事  家住365bet足球比分_mobile365体育投注备用_注册送365体育平台健康西村的顾忠明今年72岁,他既不是医院的医护人员,又不是病人,但他却三天两头往人民医院跑,这是为啥呢?

          原来,10多年前顾忠明在人民医院做后勤工作。退休后,老顾总觉得心里失落落的,于是,他决定到医院做义工,既服务病患,也充实了自己的生活。

          无论寒暑,顾忠明都在医院医技楼一楼热情地为前来就诊的患者指点科室方位,帮助搀扶年老体弱者上下台阶,为病人的咨询做好解答。这些看起来微不足道、平常不过的举动,却为病人带来丝丝暖意。一次,一位病人就医遇到困难,找到老顾,他二话没说深夜赶到医院,协助医护人员帮病人排忧解难。在医院组织的送健康志愿服务活动中,总能看到他为市民进行健康宣传的忙碌身影。

          顾忠明还是医院老年支部的小组长,老顾干得很认真、很投入。支部成员房鹤因腿脚有疾行动不便,老顾经常到她家嘘寒问暖,向她介绍医院发展的近况,嘱咐她要保重好身体,安度晚年。执着的坚守,热心的顾忠明深得病人和家属的信赖和喜爱。

          最美心语  共产党人退休不褪色,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精神上有收获!

          最美期待  从人民医院退休多年,顾忠明一直关心并积极参与医院的各种活动,由于长期在医院做义务导医,老顾胸前的这张志愿者临时工作牌已经专属于他了。我们衷心期待像顾忠明这样退休后积极发挥余热、老有所为的好人越来越多,成为文明如皋一道绚丽风景。□记者顾洪基

         
        中共365bet足球比分_mobile365体育投注备用_注册送365体育平台委宣传部、365bet足球比分_mobile365体育投注备用_注册送365体育平台文明办版权所有 版权所有 1024*768分辨率,16位以上颜色,IE6.0以上版本浏览器
        技术支持:365bet足球比分_mobile365体育投注备用_注册送365体育平台委新闻网 365bet足球比分_mobile365体育投注备用_注册送365体育平台文广集团新媒体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