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晋
着名作家老舍曾言:“在穷苦中,偶尔能看到几幅好画,精神为之一振,比吃了一盘白斩鸡更有滋味!”这种在赏画过程中产生的愉悦感当是一种幸福,被这种幸福感染的,还有女作家苏三公子,她在研读诸多古画过后,写下了这部26万字的《古画风雅》。
在古画面前静静伫立的苏三公子,说有时会感到自己变成了画中人,月光中,坐于花下,享受着眼前花开似锦、争芳斗艳的盛景。这样的热爱和痴迷似乎让她可以搭载艺术的“时光机”穿越古代,在昔年的花前月下,她会邂逅到一些王侯将相,才子佳人,并衍生出若干的情缘。
《古画风雅》,“雅”从何来?苏三公子梳理了反映焚香、莳花、读书、候月、寻幽、赏雪、唱和等雅事的古代绘画。古代很多文人在人生失意时,借画抒发胸臆。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明人文征明所绘的《兰亭修褉图》,表现了晋代书法家王羲之与友人谢安等人在兰亭溪上修禊的事情。相传文征明是有感官场黑暗,遥想魏晋名人快意人生时所绘。苏三公子感到文征明把自己幻化到画中,成为画心部分草庐中的红衣士人,这位士人边和友人交谈,边在思考。这显然是容易忽略的人文细节,但在宽宏的历史场景中,却闪耀着恒久的光芒。
依靠历史的古画,是生动的,鲜活的。做艺术家特别在行的宋徽宗赵佶,其所绘《瑞鹤图》达到了中国画的巅峰。这幅现藏于辽宁博物馆的古画绘于北宋,其时确有群鹤飞鸣宫殿上空,赵佶认为是吉兆,将之绘写下来,但这幅画并没有保住内忧外患的北宋朝廷,后来赵佶成为亡国之君,停留在纸面的笔墨烟云最终被滚滚狼烟遮盖。
旧时有俗语称作“金脸银花卉”,这里面的“金脸”就是指人物画,在相机还未出现的古代,人物画无疑是比较吃香的,而人物画中的一品题材,当属仕女画。苏三公子以《美人如玉》为题,对历朝历代的代表性仕女画进行了解读,如形容清代仕女画有婀娜之美,特别是清中期以后绘画中的仕女,都是长脸细目红樱唇的“病美人”形象,随即她笔锋一转,认为画中女性不过是用来展示的艺术观赏品。这样的仕女画,能让人联想到清代羸弱的国力,笔墨多少要受时风左右的。
在《古画风雅》里,画意的内容显然要比技艺的内容着墨更多,我相信苏三公子是极力想呈现点缀生活美学的文字,画意内容虽有她的主观推测,然却由此牵引出绵延的风雅。当古画里的动人华章在今人面前自然流淌时,历史也就有了深沉的意味。